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言情小说 >> 重生之大科学家 >> 第94章 九十三、春在溪头荠菜花

第94章 九十三、春在溪头荠菜花 2/2

孙元起闻听大喜,连忙派张元济、王国维前往浙江商谈购书事宜。如果说张元济是去侃价,那么作为图书馆长,王国维的任务就是仔细检查图书的质量问题,别到最后闹出白菜卖猪肉价的笑话。而且这两人都是浙江人,也可以顺道回家看看。

临行前,孙元起找到张元济,与他商议另一件事:建立经世大学附属学校。

这件事在几年前就想付诸实践,只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经费,才搁置至今。现在手头稍显宽裕,所以准备立即启动试点工作。

在孙元起的构思中,附属学校应该是义务教育和希望工程的结合体:经世大学提供课本、资金和师资,在全国各主要区域建立部分中、小学堂,让学生免费入读,还有免费校服和免费午餐,以改善地区办学条件;中学毕业后,通过录取考试,成绩优异者进入经世大学读书。这样,既可以提高经世大学的生源素质,也可以让更多儿童走进学校,获得基础教育。

而孙元起比较中意的地方,便是张元济即将前往的江浙一带。要知道,自宋元以来,这里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新中国科学界最高荣誉是院士,在这1800名两院院士中,江浙籍贯的就大约占一半!由此可见一斑。

听了孙元起的描述,张元济思考了片刻,微微摇头:“我认为,此方案有值得商榷之处!”

“哦?”孙元起猜到是因自己不了解清末的社会状况,导致方案水土不服了,便虚心求教道,“请菊生先生指正!”

“正如之前你所说,知识改变命运。想让贫穷的孩子能读上书,这个出发点无疑是极好的。”张元济先赞了一句,然后才说道,“但我们必须考虑到两个情况:首先,我们的经费非常有限,不可能让全国近千万的儿童都有学上,这就注定我们必须选择其中部分天资聪颖的学生优先教育;其次,就实际情况来讲,一般书香门第或者家境较好人家的孩子会比较聪明,可是这些人家能够支付得起学费,毋庸学校来承担,如果让他们也免费,其实是浪费我们有限的教学资源。”

不得不承认,张元济说的非常有道理。

在孙元起低头思考解决方法的时候,张元济接着说道:“不如这样改动一下,学校分两种班,采用同样的师资教学,一种面向家境比较宽裕的,收取学费;一种面向普通家庭的,不收取费用。免费班级每年要淘汰末尾的20%学生,转入收费的班级;收费班级中成绩优异的20%学生,也可以申请进入免费的班级。这样既可以取富济贫,减轻学校的经费压力,也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选拔天资聪颖的学生。”

孙元起本来想说:这会不会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不利啊?旋即又想到,这个年代,少年儿童能有书读、有学上,其实就是幸福了。至于后世的“素质教育”,对于清末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当下便同意了这种方案,又问道:“菊生先生,你觉得这省外第一所附属学校,应该建在哪里比较合适?”

张元济笑道:“既然是为了保证学校的生源质量,自然要选学生最优秀的地方。要说学生最优秀的地方,自然非你们江苏的苏州莫属!要知道,大清立国以来,举行了112场殿试,计产生114名状元,而苏州一府就出了28人。你说,是不是应该选在苏州啊?”

听到这些数据,孙元起顿时睁大眼睛:各地都有土特产,看来苏州的土特产就是状元啊!

孙元起旋又想起一端事:“对了,如果在苏州设立附属学校的话,恐怕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人去管理吧?我经常出国,您要处理校务,叔言先生负责教学和编辑学报,都抽不开身的!”

张元济摸着嘴上的胡子,笑道:“我倒想起南方的一人来,最是合适!”

听他一说,孙元起也笑道:“你说的是他?如果能请动他,那是最好不过了!”

“那我们也效颦一下,学学孔明和周郎,看看是不是说的同一人?”张元济提议道。

难得二人有此雅兴,孙元起怎会拒绝,也大笑道:“好!”

张开双手,只见孙元起的手上写了一个“蔡”字,张元济写的却是“鹤琴”二字。

对视一眼,两人捧腹大笑。(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喜欢重生之大科学家请大家收藏:(www.yanqingxiaoshuo.org)重生之大科学家言情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重生之大科学家最新章节 - 重生之大科学家全文阅读 - 重生之大科学家txt下载 - 何事公的全部小说 - 重生之大科学家 言情小说

猜你喜欢: 重生东王公:洪荒最强混元启禀王爷,王妃她又穷疯了光明壁垒遮天重生娘胎,和女帝魔女做邻居王牌狙击之霸宠狂妻七零反派小媳妇东宫继室医见钟情